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

牛海绵状脑病是一种可传播的致死性神经源性疾病,由蛋白制剂引起,可导致神经元丢失、海绵状病变、星形胶质增生和炎症反应消失。

它也被称为“朊病毒病”或“疯牛病”,因为它影响人类和动物,特别是家养的牛,如奶牛。

牛海绵状脑病(BSE)
牛海绵状脑病(BSE)
  • 引起感染的蛋白性感染原被认为是通过翻译后修饰而改变其构象的正常宿主朊病毒蛋白。
  • 改变后的蛋白质可以抵抗失活和酶降解。
  • 常见的脑退行性疾病有脑李斯特菌病、狂犬病、劳平病和脑炎症。
  • 1993年,疯牛病病例在联合王国达到高峰,达到每周300多例,自此成为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 其他朊病毒疾病包括痒病(宿主:绵羊和山羊)、慢性消耗性疾病(鹿、麋鹿和驼鹿)、传染性貂脑病(貂)、猫科海绵状脑病(家养猫和野生狮子、美洲狮、猎豹和老虎)、外来有蹄类脑病(羚羊)。
  • 克雅氏病、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病、致命性熟悉失眠症和变异型克雅氏病是通过口腔途径感染人类的。

牛海绵状脑病(BSE)的污染来源及原因

  • 牛海绵状脑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朊病毒是一种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能引起神经系统疾病,并能抵抗高温和高压。
  • 退化的蛋白质从正常的α螺旋结构形成β片,并形成一个小链,导致细胞死亡。
  • 大量细胞的死亡会导致大脑损伤,从而导致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并最终死亡。
  • 当健康动物接触受感染的食物来源,特别是受污染的肉类时,疾病就会传播。
  • 许多动物被认为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肉和骨粉(MBM)而感染的。
  • 其他牛则是通过感染痒病的绵羊产品和喂养幼牛犊的肉和骨粉感染的。
  • 当人类被感染时,变异的克雅氏病(vCJD)被认为可能是由于屠宰和死亡牲畜的肉被污染,主要是大脑、脊髓和消化道。

牛海绵状脑病(BSE)的发病机制

  • 食用含有疯牛病病原体的病肉和骨粉可经口腔或脑内途径发生感染。
  • 一旦疯牛病病原体到达消化道,它就会通过专门的大分子转运体m -细胞通过肠道和扁桃体的上皮细胞穿过黏膜屏障。
  • 铁蛋白等蛋白质和树突状细胞的直接摄取也促进了疯牛病病原体到达消化道。
  • 然后,它在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中积累和复制,主要在回肠、空肠和扁桃体。
  • 疯牛病病原体最初感染肠道的神经组织,称为肠神经系统(ENS)。
  • ENS通过传出神经通路(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到达大脑、颈脊髓、大脑皮层、小脑、海马和基底核。
  • 然后感染扩散到整个大脑,最终导致大脑退化疾病。
  • 牛海绵状脑病可引起脑和脊髓的特征性病变,引起神经元空泡化、变性和丢失,以及星形细胞肥大和增生。

牛海绵状脑病(BSE)的体征和症状

  • 这种疾病的早期症状是紧张和焦虑,类似于牧民的行为变化带来的个人奶牛习惯。
  • 感染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精神状态、感觉变化以及对声音和触觉的感觉过敏。
  • 异常表现在运动和姿势、头低抬、震颤、后肢共济失调、哺乳动物产奶量减少、反刍咀嚼减少、脉搏减慢,最终躺下直至死亡。
  • 根据疾病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该病的潜伏期为7天至一年以上。
  • 感染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消除环境压力(如运输过程中增加的压力)来影响。
  • 在20个月以下的幼牛身上没有发现疯牛病病原体。

牛海绵状脑病的流行病学

  • 英国是报告病例最多的国家,最高峰有37280头牛受感染。
  • 然后,这种疾病通过饲养牛和肉骨粉传播到其他欧洲国家。
  • 由于饲养制度的不同,奶牛受到的影响比肉牛更大。因此,犊牛出生后就被分开喂养人工奶。
  • 其他动物如猫、大羚羊、大羚羊、美洲狮、猎豹、豹猫和恒河猴也会感染。
  • 在实施食品和饲料禁令后,疯牛病病例每年下降40%。
  • 日本在2003年成立了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是除欧洲以外出现36例非输入性疯牛病的国家。
  • 其他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福克兰群岛和阿曼苏丹国进行屠杀和破坏,如果检测到感染,没有造成风险,就消除了危害。

牛海绵状脑病的诊断

  • 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85%,疾病的确诊是通过大脑的显微镜检查完成的。
  • 动物生物检测可评估牛海绵状脑病朊病毒的浓度。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通过与抗体反应检测朊病毒蛋白(PrP)抗原。它还能检测出对抗病原体的抗体。
  • 组织学检查石蜡包埋组织,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光镜检查病理改变。
  • 免疫组化可诊断朊病毒蛋白沉积。它使用针对特定PrP表位的二抗来可视化感染的染色模式。
  • 他们还对受影响的组织进行预处理,并区分朊病毒株。
  • 西方免疫印迹技术通过应用附着在朊病毒蛋白上的抗体来检测抗原,朊病毒蛋白根据其迁移速度分离。
  • 之后可以看到三条不同的带凝胶电泳具有高分子量带的均为二糖基化,即含有两个糖分子,中间的为糖基化,最低的不含糖分子,称为非糖基化。
  • 非糖基化条带用于区分分离株和菌株。相反,二糖基化和单糖基化条带也用于分离分化,但复杂的解释取决于实验室方法。

治疗和预防接种

目前,还没有针对牛海绵状脑病的治疗方法或疫苗。

牛海绵状脑病的防治措施

  • 牛海绵状脑病可通过排除饲养动物用牛饲料产品中的所有肉类和牛衍生物质来控制。
  • 它还可以通过限制活牛、牛肉、肉骨粉和其他牛产品的进出口来防止疾病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
  • 在美国和英国的屠宰场,特定的危险人体物质如大脑、脊髓、扁桃体、肠道、眼睛和三叉神经节被安全处理。
  • 目前,国际上已经实施了疯牛病朊病毒不得进入人类食品供应链的规定。
  • 如果怀疑有疯牛病病原体,必须通知有关部门,将被感染的动物尸体全部焚化处理。
  • 接触受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采样和检测人员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 吉伯特,C. Rius(2016)。食物与健康百科||食物中毒:流行病学。(), 67 - 71。
  2. 布拉德利,r(2014)。神经科学百科||牛海绵状脑病(BSE)。(), 452 - 456。
  3. Fernandez-Borges:(2017)。神经科学与生物行为心理学参考模块||牛海绵状脑病☆。,(),。
  4. ,(2017)。芬纳兽医病毒学||朊病毒。(), 557 - 566。
  5. Raeber A.J.(2014)。分析方法: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诊断。(), 159 - 165。
  6. Marcus G. Doherr(2007)。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流行病学综述。25(30), 0 - 5624。
  7. Ferguson-Smith,硕士(2013年)。布伦纳遗传百科全书||传染性海绵状脑病。、()、138 -。
  8. Tyshenko M.G.(2014)。食品微生物百科||牛海绵状脑病(BSE)。(), 297 - 302。
  9. Belay, ermia D.(2017)。国际公共卫生百科全书可传播海绵状脑病。(), 206 - 211。
  10.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33738334_Bovine_Spongiform_Encephalopathy_-_A_Review_from_the_Perspective_of_Food_Safety

留下你的评论

本网站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邮件。了解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