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细菌致病性的因素

  • 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体。
  • 致病性是微生物在另一个生物中引起疾病​​的能力,即宿主。
  • 病原体在他们产生疾病的能力方面变化。
  • 致病性的测量被称为毒力,高毒性病原体更可能导致宿主中的疾病。
  • “毒力”是一种对微生物致病性的定量度量,可以用发生临床疾病的个体数量与接触该微生物的个体数量的比例来表示,或者以比较的方式表示,如果将相同剂量的不同微生物应用于每个人身上,那么发展为临床疾病的个体数量就会增加。

影响细菌致病性的因素

决定细菌致病性的因素

  • 致病细菌已经进化了许多不同的机制,导致宿主中的疾病。
  • 细菌使用的毒力因子和决定因素与宿主相互作用可以是特定病原体的独特或跨越几种不同物种或甚至属。
  • 例如,完全不同的微生物病原体在粘附、入侵、逃避宿主防御和破坏宿主细胞方面的共同机制是相同的。
  • 然而,毒力因子只能有助于细菌的致病潜力,并且只要微生物具有有利于致病性的性状的星座。

1.主机易感性

  • 对细菌感染的易感性取决于宿主的生理和免疫病症和细菌的毒力。
  • 在针对入侵的细菌病原体形成更多的特异性抗体或T细胞之前,宿主抗性的“非特异性”机制(如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清除)必须保护宿主免受微生物的侵害。
  • 产生有效的特异性免疫(如对细菌的抗体反应)可能需要数周时间。
  • 皮肤和粘膜表面的正常菌群也可以保护宿主免受病原菌的定植。
  • 幸运的是,环境中的大多数细菌对免疫系统正常的个体来说是相对良性的。
  • 然而,免疫抑制患者,如接受癌症化疗或艾滋病患者,机会性微生物病原体可以建立危及生命的感染。

举例:在大多数健康的个体中,偶尔渗透到身体的正常植物菌的细菌(例如,在牙齿提取或牙齿的齿刷期间)被宿主的细胞和体液机制清除。相比之下,具有缺陷的免疫应答的个体易于频繁,甚至是最不毒性的细菌的复发性感染。

  • 因此,宿主的生理和/或免疫状况受损有助于病原体的致病性。

2.主机的阻力

  • 宿主的许多物理和化学属性可以防止细菌感染。
  • 这些防御包括覆盖粘膜表面的分泌物中的抗菌因素以及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的快速替换。
  • 一旦身体的表面被渗透,细菌就会遇到几乎没有生长所需的自由铁的环境,这需要其中许多是为了使这个基本要素清除。
  • 侵入组织的细菌遇到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将其识别为外来物,并通过涉及白介素、类二十烷和补体的复杂信号机制介导炎症反应,许多淋巴细胞参与其中。

3.存在细菌毒力因子

  • 为了使细菌是毒性的,它必须具有让它感染主机的能力。
  • 这些能力来自于细菌所具有的物理结构或细菌所能产生的化学物质。
  • 集体赋予毒力有助于毒力的特征称为毒力因子。
  • 细菌病原体已经进化了特异性的毒力因子,使它们在其宿主或载体中繁殖而不会被主持人的防御杀死或被驱逐出来。
  • 胶囊细菌胶囊是保护涂层,其围绕整个细菌细胞壁。它们由糖组成,除非如此炭疽杆菌其胶囊由D-谷氨酰胺组成。
  • 鞭毛鞭毛是长的,鞭状蛋白质细丝,其锚定在细菌细胞壁内,并且可以延长细菌本身的长度的几倍。细菌鞭毛的旋转允许细菌运动,这通常在营养方向上。
  • pili.菌毛是短的、毛发状的蛋白质丝,固定在细菌细胞壁上,只延伸很短的距离。
  • 孢子孢子是一种小型的、代谢不活跃的细菌,可以存活数年。除了细菌基因组、细胞壁和一层极其坚硬的角蛋白样外层外,它们几乎没有其他成分。
  • 毒素这些是由某些细菌释放的蛋白质,其可以严重厌恶临界细胞过程或提高蛋白质的能力侵入组织。
  • s练铁载体是铁结合因子,使一些细菌能够与宿主竞争铁,铁结合在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和乳铁蛋白上。
  • 其他依附、殖民因素和入侵因素

4.存在宿主介导的发病机制

  • 许多细菌感染的发病机制与宿主免疫反应密不可分,因为许多组织损伤是由宿主反应引起的,而不是由细菌因素引起的。
  • 宿主响应介导的发病机制的经典实例在诸如革兰氏阴性细菌败血症,结核病和结核麻风病等疾病中观察到。
  • 这些感染中的组织损伤是由浸润感染部位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多形核中性粒细胞释放的有毒因子引起的。
  • 通常情况下,宿主的反应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宿主组织被破坏,从而允许耐药细菌增殖。

5.细胞内生长能力

  • 一般来说,能够进入真核细胞并在真核细胞中生存的细菌是被体液抗体所屏蔽的,只有通过细胞免疫反应才能被清除。
  • 然而,这些细菌必须具有专门的机制,以保护它们免受细胞内遇到的溶酶体酶的苛刻效果。

参考

  1. https://www.oecd-ilibrary.org/docserver/9789264253018 en.pdf?appires = 1554285369&id id&accName = guest&checksum = 102b9fc7249c369c039f269e255730ef
  2. http://library.open.oregonstate.edu/microbiology/chapter/bacterial-pathogenicity/
  3. http://textbookofbacteriology.net/pathogenesis.html
  4.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02/path1700370204
  5.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8526/
  6. http://www.pathwaymedicine.org/bacterial-virulence-factors.

发表评论

本网站使用AkisMet减少垃圾邮件。了解如何处理评论数据